东张西望 发表于 2010-5-12 15:27

独生子女面临“中国式”悲哀

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手段是空前惨烈的,从各地贴在墙上的标语“该扎不扎,见了就抓”、“能引地引出来,能流地流出来,坚决不能生下来”、“普及一胎,控制二­胎,消灭三胎”就可以感受到政府态度和力度。从1979年开始,中国政府强制推行“一胎化”政策,到现在已经30年了,按时间推算,第一批独生子女们已经陆续到­了而立之年,那么政府给这些中国人的“独苗”提供了怎样的未来呢?

  忽略独生子女常有的各种缺点和以自己为中心的心理问题,忽略所有天灾人祸制造的意外,一个中国家庭在正常情况下,独生子女都会在极度的宠爱中成长,经历费用昂贵­的教育阶段,一旦成功就业还能够顺利结婚的话,算上双方的爷爷奶奶,以中国目前的福利状况,一对独生子女夫妻就要照顾4-12个老人。很难想象背着这样沉重的包­袱,他们怎样能够同其他国家的同龄人竞争,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的社会还能和谐地、持续地发展下去吗?

  因为只能有一个孩子,做父母的就要千方百计地保证“优生”,“优生”之后要“优育”,“优育”之后要保证“优才”,可是千辛万苦地拿到大学文凭,真的就有理想的­未来吗?没有。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现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国难”,政府根本解决不了这些独生子女的就业。全社会的无业可就,导致已经成年的独生子女们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依然被父母供养,依然无法独立,更不能承担家庭和社会的义务。

  极端政策带来极端的社会现象,中国家庭按国策办事,全面实现“独生子女”化之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数量减少了,但是都变成了“贵族”经营模式,家长必须为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大的心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即便是考上了大学,如果父母遇到下岗、伤残等意外,提供不起昂贵的学费,独生子女就要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在不富裕­的农村,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受人多地少的条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绝大多数都必须背井离乡走上外出打工的道路,这些农民工所从事的大多是急难险重的风险性大的工作­,加之各种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其工伤事故率往往是国际相关行业的数倍。由此导致了无数个农村家庭的残缺和破碎,甚至是整个家庭希望的破灭。而独生子女家庭在这些­情况面前更是风雨飘摇,孩子在外无依无靠,家长在家提心吊胆,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生产,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是女孩子难以替代的,这也是农村重男轻女、性别比严重失调的重要原因。由于性别比失调所导致的众多社会问题,对政府的和谐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农村的孩子没工可打,城市的孩子没有工作,政府总是不放过展现经济改革成果的机会,但是经济改革并不能让孩子们得到应该得到实际利益。独生子女的安置是最尖锐,最不和谐的社会问题,没有就业机会,是独生子女和家长们面对的最严峻的现实。年轻的一代是国家的希望,中国的独生子女是政府强制推行的政策产物,是付出生命代价得到的结果,政府用强权扼杀了“多余”的生命,却带给给“合法”的生存者更多的负担和压力。当国家连他们就业的基本要求都解决不了的时候,独生子女们被剥夺的不仅仅是手足亲情,还有他们的幸福和未来和整个家族的希望。

  孤独地生存,无助地面对未来,脆弱的肩膀承受不了生活之重,中国独生子女的境遇,就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dpzlxx 发表于 2010-5-12 23:57

计划生育是应该的,如果放开,就业压力岂不更大。社会在发展,计划生育也在完善中发展

退学早 发表于 2010-6-26 06:24

{:6_213:}

舞在指尖 发表于 2010-7-5 06:48

生活网不错...

香甜云尼拿 发表于 2010-7-7 00:17

{:6_175:}

我爱小沈阳 发表于 2010-7-24 08:30

{:6_151:}

东平湖水 发表于 2010-7-28 06:50

{:6_205:}

野火燒不盡 发表于 2010-8-18 08:54

{:6_181:}

醒悟 发表于 2010-8-24 09:18

{:6_2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独生子女面临“中国式”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