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 发表于 2010-1-9 22:04

北桥古墓群--东平历史古迹

北桥古墓群,位于东平县老湖镇北桥村内。墓群占地百余亩,从北向南呈“八”字形分布,北枕杏花岗,南傍大清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群原有墓葬9座,皆封土堆高大,是后汉东平国宪王刘苍及其后代的墓葬群,当地又称“王陵山汉墓群”,史称“九粒冢”。最北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平宪王刘苍的墓葬,即1号大墓,现存封土堆高度为20余米,直径200余米;夯土层明显,直径在15至30厘米之间。其它墓葬2、4、8、9号墓,皆封土堆基本完整,高度均在5至12米,直径15至30米之间。5、6、7号墓在“文革”中基本被毁坏掉,墓区范围内还残存有当时陵堂建筑的巨大残石构件,保存较为完好。北桥古墓群规模之宏大、文物之丰富,在山东文物古迹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1958年冬,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对3号墓进行过发掘。墓内出土有完整的铜缕玉衣一套,其形状与河北满城出土的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金缕玉衣大致相同。同时还出土有金银器、铜铁器、玉盅、象牙尺、象牙管、耳杯等一大宗文物,均为东汉早期的珍贵遗物。
对于这处规模宏大的墓葬群及其东平宪王刘苍,史书均有记载。光清《东平州志》中载:“王陵山,州(今州城)北五里也,汉东平宪王墓在焉。其西为杏花岗,南枕大清河。”民国二十五年《东平县志》中记载:“东平宪王苍,光武皇帝子,显宗同母弟也……”。经实地考察其地形,史书志载与此墓群相符,1号大墓即是宪王墓,发掘的3号墓即宪王的后代墓。
关于宪王刘苍,《后汉书》与《资治通鉴》中对其记载颇详,为“光武皇帝第八子,阴皇后所生,明帝之弟”他“少好经书,雅有智思,为人美须髯,腰带八围”,“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他被分封东平国后,治理东平兢兢业业,政绩突出,东平一带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深得三帝(光武帝、明帝、章帝)器重,常受皇赐,并被当时人称为“汉代周公”。刘苍于建初八年正月卒,葬于王陵山。自苍在此立陵后,杏花岗更名为王陵台。清代诗人王士祯过宪王墓,曾留下:“乡是人亡万古悲,东平宫殿草离离。陵前赐剑知何处,金粟飘零剩断碑”的诗句。
北桥古墓群是我省现存墓葬中少见的与史书记载一致的东汉王候墓群,历时已近两千年。它对山东地区的汉代考古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它对于研究东汉的政治、历史、文化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桥古墓群--东平历史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