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433|回复: 0

[东平之声] 咱东平的这些英雄烈士,请大家铭记他们的名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0-1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发展力量
开栏的话: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共和国的成立,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东平的光荣革命史册上,记载着为国捐躯的1600余名先烈的英名。这些英烈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东平人的骄傲,是我们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力量源泉。
铭记英烈、崇尚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关爱英烈、褒奖英烈,理应成为全县上下的新风尚。本平台推出“东平英烈谱”栏目,敬请关注。
1.jpg

李斐卿(1901——1938)原名李文诚,彭集街道冯庄村人。自幼过着贫困的生活,少年时便到苇子河村地主家里干零活。地主家的儿子上学,他作为“伴读”常在苇子河村赵氏私立小学旁听、自学。先生徐广仁发现他聪明好学,深为喜爱,就把他当作一般学生对待。后来,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东平县师范讲习所,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学习了两年。毕业后,他便到苇子河村“元昌”杂货铺(该村地主投资开办的商店)当店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常外出为杂货铺采购货物、探听行情、催要债款。这期间,他接触到一些进步人士,接受了抗日救国的教育,逐渐萌发了参加革命的要求。他经常约该村及附近村的一些小学教员到“元昌”杂货铺闲谈,了解他们对形势的看法。这些人见他忠诚厚道,办事认真,也都乐意接近他,每逢节假日,便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共同议论关于“抗日救亡”“不当亡国奴”等国家大事。
1937年冬,中共东平县工委派共产党员强仁普到苇子河一带村庄开展建党工作,强仁普把李斐卿列为考察、发展对象,很快吸收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从此,李斐卿真正走上了报效祖国的道路。
根据上级指示,李斐卿首先在苇子河及附近十多个村庄的贫苦农民中秘密串联,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民生”斗争,很快组织建立起有二百多人参加的农民福利会,为五区(今彭集街道)抗日运动培养了一支有生力量。李斐卿是这一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他工作认真负责,不但积极号召贫苦农民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而且不断组织佃农向地主开展减租减息斗争。
他主动团结从北平回乡的青年学生赵效三、赵慕三兄弟(地主家庭出身,已加入“民先”组织)以及因日军飞机轰炸东平县城而停教的部分教师,共同为抗战工作出力。他提出“不能坐以待毙,要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尽快发动群众”的建议,赵慕三积极响应,立即利用自己的收音机收听新闻广播。李斐卿则及时安排人整理成文稿,并油印成8开两面小报,每期百余份,在五区各村庄秘密散发,这一小报在当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宣传、鼓励作用。
1938年1月,根据李斐卿的表现和要求,强仁普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工作更加认真、扎实,时常机智地避开苇子河地主的监视、跟踪,深夜翻越苇子河村的高大围子墙,冒着生命危险到周围村活动。为了开辟这一地区的抗日救亡工作,县工委书记万里,工委委员于林甫、孟子明,共产党员强仁普、刘星、李冠元等同志常到这一带来。李斐卿就把自己所在的“元昌”杂货铺变成了县工委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他常以招揽顾客、洽谈业务为掩护,妥善安排、周密布置这些人的接头场所、开会地点,每次都很安全顺利。
李斐卿还积极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物色培养骨干,引导一些进步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先后介绍了朱华光等6名同志入党。1938年5月,在苇子河及附近村庄发展党员10余名,按照县工委的指示,成立了东平县湖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苇子河村党支部,李斐卿任支部书记。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李斐卿担负的革命工作越来越重,既要组织安排支部党员和福利会会员的各种活动,又要迎送越来越多的过往“顾客”。1938年5月10日,山东省委书记郭洪涛路经东平二区黄花园时,派联络员到苇子河“元昌”杂货铺找到李斐卿,李斐卿热情接待了他,并作了周密安排,让他及时同县工委接上关系,使工委书记万里按时同郭洪涛同志见面,接受了省委指示。
根据郭洪涛同志的意见,县工委决定“元昌”杂货铺为通讯联络站,由李斐卿负责。为了加强县工委同泰西特委、鲁西区党委、郓城中心县委的通讯联络,及时传送上级文件,他无数次地来往于后亭、王古店、靳口村的三条地下交通线上。他多次巧妙地躲过敌人的盘查,化险为夷,顺利完成通讯联络任务。
1938年9月,陈伯衡、刘星率十支队东进挺进队,张北华、何光宇率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先后进驻苇子河及附近村庄。李斐卿立即组织党员、抗战积极分子安排部队战士们的食宿,紧密配合他们的行动。同时,他向部队首长介绍了这一带群众工作的开展及抗战活动情况,反映了苇子河村反动地主埋藏枪支弹药的问题。两支部队首长听了他的汇报,立即决定发动一次群众性的起枪斗争。李斐卿首先召开党员会,进行组织发动,摸准藏枪地点,然后绘制了三幅起枪路线图。他亲自参与指挥,经过一场紧张战斗,起出了一大批枪支弹药,武装了这两支部队。
1938年10月6日,是李斐卿遇难的日子。这一天,汶上一股日伪军窜入东平境内,到苇子河村一带大肆骚扰,乱杀无辜。李斐卿闻讯,首先组织群众向大清河以北山区转移,然后携带长枪一支匆忙离开了“元昌”杂货铺。途中,他同五区人民抗敌自卫队的长枪班长周茂田相遇,二人商定到四区去找部队。路经后屯村时,遇上被我收编的一支队伍,潜伏在该部的坏分子董汉卿、李渊吉借口护送他们,行至地势险要的龙王沟时,董、李突然开枪,将李斐卿打死,将周茂田打伤,抢走了枪支。李斐卿壮志未酬,被坏人杀害,时年37岁。
泰西人民抗敌自卫团闻讯后,立即将凶犯董汉卿、李渊吉逮捕并处决。接着,在四区下套为李斐卿召开了追悼会,部队首长何光宇主持,政治部负责人仉冠英致悼词。
李斐卿把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的事业。他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平五区最早捐躯的一名共产党员,他为东平基层党的建设和抗日斗争作出了贡献。(杜梅 整理)
李继山,男,1900年生,新湖镇唐营村人,20世纪30年代,由于家乡常年发生水灾,家境贫寒。1933年,他逃荒至东北吉林省谋生。当时正值日寇侵占东北三省。面对日本侵略者暴行,他怀着强烈的爱国之心,于1936年初报名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战场上英勇杀敌。1938年,所在部队向长白山转移途中,遭日军埋伏突袭光荣牺牲,时年38岁。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王圣斌 整理)
陈伯衡,原名陈宪旋,笔名行鱼,1906年2月生,汶上县寅寺镇西周村人。16岁考入汶城书院高小,期间,他和进步师生一起赶走了压制进步师生的反动校长。高小毕业后,考入济南第一师范,在校期间,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后,暂避回到家乡,曾协同家乡农民协会斗倒了作恶多端的国民党汶上区区长房子健。193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在北大,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北京大学组织的赴南京抗议蒋介石的投降政策示威活动,遭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镇压。1935年,北大毕业后到济南齐光中学任教务主任,并成为《齐光校刊》的主要撰稿人,针对当时的形势,发表了《鲁迅先生的战绩和思想》《目前教育的危机》等多篇战斗檄文。1937年10月,日军逼近济南,韩复榘率军南逃,流亡师生南撤路经汶上,为配合刘启文、曹志尚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他决定留在汶上,从此开始了投笔从戎的革命生涯,先后与中共鲁西南工委和中共东平县委书记万里取得了联系,进行抗日工作。1938年2月,与鲁西南工委派来的共产党员刘星等人一起在汶上县七区中垓村(现属梁山县)附近的永安寺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队伍先后被编为十支队挺进队、十支队东进梯队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六支队一团,他先后任挺进队长、东进梯队司令员、六支队一团团长等职。1939年初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率六支队一团攻下泰安薛家岭据点,俘获伪区长以下60余人,长短枪数十支,轻机枪1挺。3月22日,在指挥郑海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3岁。
夏谷冰,原名侯允显,又名何建华,1915年3月生,旧县乡王古店村人。1934年春入东平师范班,1936年毕业后,在东平二十里铺小学任教,是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被组织派往延安“抗大”三大队第七队学习。1938年春在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做统战工作。是年夏,他受办事处主任林伯渠派遣,到山东临沂做统战工作,帮助沂水岸堤临郯佛教会长王伯英组织农民抗日自卫团,任农抗团政治部主任。他帮助建立了抗日武装的政治制度,举办了两期干部培训班,为党培养干部700余名。10月前后,他调八路军四支队二团,在临郯一带做宣传和民运工作。1938年11月下旬,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前线司令部在驻地泊里镇召开“诸胶抗日军联合指挥部”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各派武装力量和社会名流代表20余人,公推山纵二支队司令员刘涌为联合指挥部总指挥,国民党保安第七旅二团团长兼胶县县长。1939年1月,夏谷冰调八路军二支队日照独立营任政委。夏谷冰到任后,帮这支整编过来的队伍建立了部队政治工作制度,连队设立了政治指导员,在战士中上政治理论课,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不久,部队面貌焕然一新。1939年底,为了加强胶县(现胶南辖域)的工作,地委派夏谷冰到胶县做统战工作,并任中共胶县工委(胶南市委前身)领导成员。为了不暴露身份,夏谷冰通过姚仲明介绍,在国民党胶县民众动员委员会任副主任,从事抗日工作。他通过党的地下交通员与党组织联系,为中共胶县工委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作出积极贡献。1940年春,以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反共高潮,他们网罗莒、日、诸三县的反动武装万余人向抗日根据地莒、日边区猖狂进攻,国民党胶县县长徐明山也拿起了屠刀,锋芒直指屮共胶县工委。夏谷冰得悉这一情报后,向工委通报了紧急情况,工委及时做好了应变准备。是年农历二月初一,由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派往胶县的督导团特务分子、夏谷冰的同乡指认其为共产党员,夏谷冰被国民党胶县县长徐明山逮捕。夏谷冰被捕后,敌人对他施尽了种种酷刑,他坚贞不屈。是年农历二月初四夜,他在良乡苗家河慷慨就义,时年25岁。(杜梅 整理)
侯欣斋(1907-1942),原名侯家兰,字馨斋,梯门镇大侯庄人。参加革命工作后改名为侯欣斋。1937年毕业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在就读期间,受到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学校进步组织发动的抗日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毕业回乡的侯欣斋积极响应抗日号召,首先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5月,侯欣斋先后担任了二区区委书记、区抗日支委会主任;6月,当选为二区第一任抗日区长。由于他的正确领导,区委、抗日区公所及抗日武装都能坚持活动,并在条件较好的村推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政策,发动群众拥军支前等。1941年冬,东平全境伪化,抗日活动全部转入地下,侯欣斋虽然已调到抗日县政府四科工作,但仍和赵玉昂、李晓村一起坚持二区的抗日工作。他们向群众宣传困难是暂时的,抗日战争必定胜利。1942年初的一天,在去湖西参加抗日活动时,被敌哨发觉,他毅然挺身担任掩护,只身一人,力敌众寇,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敌人把他带到东平县城关押,开始对他利诱劝降,许他高官厚禄,他严辞拒绝,理直气壮地说:“抗日必胜,当汉奸卖国可耻!”敌人看到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对他施用了种种酷刑,几次将他折磨得死去活来,但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同年冬,他被敌人杀害于县城北门外。
李茂亭(1899.9——1947.7),男,汉族,东平街道宿城村人。生前系宿城村农会委员,翻身主任,宿城东门村翻身大队组长。1947年,被敌人杀害。1992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为烈士。
1945年至1946年间,李茂亭任宿城村农会大队组长,翻身委员。1945年,李茂亭亲自主持批斗本村大地主李明寿大会,并在大会上第一个发言。李明寿被斗后逃往济南,组织同乡会,并任宿城区难民代表。1947年敌人占领东平,李明寿即令其侄李体阶、李体杰、李体彬等还乡,对本村农会干部、翻身积极分子进行报复。是年6月,三区区长带领伪区队到宿城村抢粮,李茂亭牵着毛驴躲避到虹桥村,听说还乡团吃完早饭后撤回东平城里,李茂亭便牵着毛驴回村,被地主侯延纪告密,伪区大队逮捕了李茂亭,押往东平城里。7月,李明寿亲令伪区大队长徐广举(李明寿的妻侄),在东平县城将李茂亭杀害。
许庆芳(1918.10——1947.10),女,汉族,生于驻驾村(现属县经济开发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苦难的生活使她从小养成了坚强刚毅的性格。1936年11月,结婚到大羊村,1944年任大羊村妇救会主任;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春,任三区妇救会副主任。在任职期间,她带领广大妇女为抗战工作和土改工作作出了贡献。1947年10月,还乡团头子徐传道率部袭击大羊村,她不幸被捕,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折磨,最后壮烈牺牲。
许庆芳结婚后常走娘家。在娘家,受到家人及进步妇女参加革命工作的影响,参加了村妇救会组织的识字班,学文化,学唱革命歌曲,参加拥军支前活动。1944年,她担任了大羊村妇救会主任,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妇救会的工作。在减租减息运动中,带领妇救会的同志发动全村贫雇农与几十户地主进行了说理算账斗争,揭露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罪行,倒回了地租。她还带领全村妇女开展放足剪发、破除迷信等反封建活动。1945年动参支前,她带领村妇救会的同志昼夜进行宣传鼓动,动员了100多名青壮年参军;她还组织妇女做鞋、碾米、磨面,支援前线,为军属家拉犁耕地、扶耧下种、锄耘收割。在她的领导和带动下,大羊村的拥军支前工作搞得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经常受到上级表扬。
1945年春,许庆芳调到三区抗联工作,先后任区抗联干部、区妇救会副主任。这一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她经常活动在三区北部的大羊、丁坞、马楼、李大羊、冯大羊等村,领导这一带村庄的反奸诉苦和土地改革运动。她走村串户,到苦大仇深的农民家里进行思想发动,并把妇女、儿童组织起来,到各村宣传我党土地改革政策,解除农民的思想顾虑。在大羊村,她带领农救会、妇救会斗争了地主侯家十大院,把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年,在土改复查斗争中,她又组织大羊村群众批斗侯昭芬、侯庆军等恶霸地主,并将斗争出的房屋、浮财分给群众。
1947年10月6日深夜,侯昭芬、侯庆军在其主子徐传道的指示下,率还乡团100余人袭击了大羊村,大肆搜捕我党员、干部、土改积极分子。当时,许庆芳因病住在姐姐家,未来得及转移,即遭逮捕。残无人道的敌人,首先将赤身露体的庆芳抬到大街上。她拖着虚弱的病体,咬紧了牙关,强忍着敌人的百般凌辱。天亮后,这群魔鬼又用铁丝捆住她的双脚,拖在马车后,送往宿城。在30多里的沙石路上,马车时快时慢。许庆芳的皮肉被磨烂了,浑身鲜血淋漓,面目不清,既没有听到她的呼喊声;也没有听到她的呻吟声,只有凶狠的敌人发出的狰狞笑声。到了宿城后,她已昏死过去,万恶的敌人用冷水泼醒她,又对她进行审讯,逼问大羊村共产党员名单及下落,她十分坚定地回答:“不知道!”敌人连续七天严刑逼供,一次竟毒打200军棍,几次将她打得死去活来;这伙禽兽,丧尽天良,最后竟用气管子往她肛门里打气。但她誓死不屈,醒来的一刹那间,怒目而视,紧闭双唇,时而发出一声低沉的怒骂声。敌人的一切幻想都落空了。
许庆芳被捕后,党组织曾派一个同志去看望她。她强忍着伤痛对那位同志说:“请你转告党组织,我知道怎样对付敌人。我不行了,我的女儿交给党组织,希望她长大成人,为党工作。”同年10月13日,敌人终于下了毒手,割掉她的两个乳房,又将她同6位赤着身子的男同志联在一起,推入坑内活埋了,年仅29岁。(杜梅 整理)
张殿志,1917年3月生,新湖镇唐营村人,1939年8月参加八路军,投身抗日战争。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八路军陕西省甘泉(延安附近)教导大队任参谋。1946年春,受党组织派遣回乡从事革命工作。1947年8月,被国民党73军及还乡团逮捕,受尽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敌人将其押解至梁山县靳口伪据点,受尽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敌人残忍地将他装入麻袋抛入运河杀害,牺牲时年仅30岁。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相臣,1920年生,大羊镇辛庄村人。1938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秋,任中共东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46年任县委副书记;1947年任县委书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敌军大军压境的险恶环境中,坚持对敌斗争;1947年11月,北渡黄河参加整风时,遭敌机扫射,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7岁。
张绪宾(又名张绪之),1926年6月生,新湖镇唐营村人,初中文化。1946年6月,与同学一起,参加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野战军,任战士、班长。1947年挺进大别山后,在国民党军队重兵围剿过程中,与敌人浴血奋战,坚守阵地,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1岁。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绪连1929年生,新湖镇唐营村人,家庭贫苦,1948年初报名参加解放军后,即投入淮海战役。在部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江苏省邳州市解放碾庄地方战役中,光荣牺牲,时年20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姜麟(1914~1961)州城街道文庙街人。1922~1931年,先后在本县第一国民小学、西菜园范氏私立小学、县立第一高小读书。1932年考入县立初级中学,1934年考入曲阜师范。1937年在本县初中附小任教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受党组织的指示,打入二区保安中队。后与七、八区抗日武装合编,组成东平人民抗敌自卫团,任副营长。后又与山东西区人民自卫团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六支队,先后任三营四连副连长、五连指导员。1939年5月,参加了陆房战斗。10月,任东汶宁大队连指导员。1940年后任冀南军分区七分区副科长、科长、一七四师队务科和军政科科长。1951年后任广西军区容县军分区参谋长、广西玉林军分区副司令员。1955年转入地方工作,历任玉林专区副专员、广西机械工业厅办公室主任等职。1961年9月病故,享年47岁。1962年1月追认为革命烈士。
许洪儒(1916~1968)县经济开发区驻驾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县大队指导员,后编入七纵队十九旅政治部,任组织干事。不久,又编入二十五旅五十八团,任副团长。因多次负伤,身体衰弱,回家休养。1968年病逝,享年52岁。追认为革命烈士。
尹范(1925~1969)接山镇蔴子峪人,生于农民家庭。1940年7月参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过冀鲁豫军区“九·二七”反“扫荡”。1945年8月,被评为爱兵模范。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某部旅长。1947年8月,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参加过张家口保卫战和淮海战役。1969年5月15日,在广东省南海县沙堤机场病故,享年44岁。经广州军区党委决定,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明时(1921~1973)彭集街道后郑海村人。7岁入本村小学,因交不起学费,读了两年书退学。1938年8月,听说上套村来了八路军,这支部队爱恤贫苦人,讲究平等。他瞒着父母,一夜跑了30多里找到了部队,经本人再三要求,被批准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里,从事无线电通讯工作,被华东军区通讯局评为一等通讯技术。1942年,在冀鲁豫军区一分区司令部担任电台队长,带领一个连参加反“扫荡”,圆满地完成了通讯任务。1948年4月,任渤海纵队十一师作战科科长,参加了胶济战役,出色地完成了通讯联络任务。同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担任渤海军区前线指挥部通讯科长,及时传达首长的命令,迅速反映战地实况,为战役的胜利作出贡献,受到上级机关的奖励。
  建国后,他保持着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生活不特殊,办事坚持原则。1966年在济南部队任团长时,乡下的儿子多次到济南要求安排工作,他都把儿子动员回去。后来,儿子趁他外出的机会,到济南找继母设法安排了工作。王明时回来后,严肃地批评妻子,对儿子进行耐心地教育,打通了思想,让儿子愉快地返回农村。后任菏泽军分区参谋长等职务。1973年6月15日病逝,享年52岁。追认为革命烈士。
孙衍英(1957~1979)女,肥城市人。1972年2月进东平县造纸厂当工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3年1月参军,在广州军区第505野战医院服役,历任话务员、班长、护士(排级)职务。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初,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赴广西中越边界战地任护士。在战场上,她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身患重病,仍奋不顾身抢救伤员,荣立三等功。因连续参战,病情转重,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她忍着病痛,完成《战地输血反应的处理》论文,发表在1979年第五期《中华护理》杂志上,为战地救护工作作出了贡献。终因抢救无效,同年3月病故,时年22岁。经广州军区后勤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刘振喜(1962~1982)银山镇北刘庄人。幼年刻苦好学,在校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初中毕业后,参加民兵连,曾4次冒着生命危险跳进黄河抢救落水群众,两次将发给他的救济粮款让给他人。1982年8月3日,黄河特大洪峰进入银山镇黄河滩区。刘振喜带病参加了抢险队,驾着小机帆船,每天在黄河上往返十几次,6天中运送1300余人和大批财物。8月9日,当船从银山开往阎海,行至丁庄干渠时,推进器被杂草缠住而失控,船向石坝撞去。船上7名干部群众的生命处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激流,竭尽全力将杂草除掉,排除了故障,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而他却因过分劳累,在与洪水搏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20岁。
  为表彰刘振喜的先进事迹,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授予他“抗洪抢险民兵模范”荣誉称号,并追认为革命烈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他“青年英雄”光荣称号。(王胜斌 杜梅 整理)
赵景山(1966.2——1987.8)男,汉族,州城街道西关村人,初中文化,1987年1月应征入伍,在驻吉林省长春市81109部队服役。同年8月29日,在参加治理长春市宽城区扶余路遇到塌方的危急关头,为抢救战友而光荣献身,年仅21岁。
在上学期间,他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82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团小组长,带领团员青年处处以雷锋为榜样,把全村烈军属、孤寡老人的家务活全部承担起来,有时还到外村开展义务劳动。他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一条长200多米的臭水沟修成平坦马路,受到四邻八乡的称赞。
赵景山全家7口人,上有80多岁的爷爷、奶奶和一个无依无靠的光棍大伯,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父亲患有精神病。他不忍心这样一副沉重的担子都落到母亲一个人身上。1984年初中毕业后,他偷偷地把高中入学通知书藏起来,同母亲一起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后来,他参加了建筑队,重活累活抢着干。每天早上,他第一个到工地,晚上收拾好工具,最后一个离开工地,成为建筑队的好帮手。
1985年春,在原宿城乡西辛庄建校施工中,吊楼板的钢丝绳突然断裂,一块500多公斤重的水泥板立马从5米高处往下滑落,此时,楼板支架下,青年工人崔新华正埋头干活。赵景山见状,一步冲上前去,猛然将崔新华推开,避免了一场严重伤亡事故的发生。1986年春,本村饲养棚失火,他闻讯赶到现场,毫不犹豫地冲到火势最猛的地方扑救。是年秋,在由县城回家途中,他听到水塘里有人喊救命,只见一名骑自行车的姑娘,连人带车掉进水里,他赶忙跳进水中,把姑娘救了上来。
1986年11月,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军。他在日记中写道:“有人说当兵吃苦,我愿意去吃苦,如果没有这些人吃苦,就没有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强盛。”入伍后,他严以律己,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取得了优异成绩。入伍仅9个月,就受到了部队三次嘉奖,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和德绩全优的好战士。他爱集体、爱人民、爱战友,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连队的拖把坏了,他自己花十几元钱买来新的;累病了,让他休息,他却带病悄悄地把连队存放的白菜翻晾了一遍;星期天,他常到郊区帮助菜农盖大棚,到河边搀扶老人、妇女、儿童过桥;营房漏水,他主动与被淋湿被褥的战友调换床位;他平时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分钱,可当战友生病时,他却大方地拿出钱来为战友买水果、罐头;他不顾军事训练和施工后的疲劳,经常为战友洗衣服、拆被子、打洗脸水。在长春市军民共建活动中,赵景山同志所在的81109部队承担了疏挖宽城区扶余路排水沟的任务。施工中,连队水鞋不足,他便把水鞋让给战友,自己赤脚下水,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1987年8月29日上午,施工正在紧张地进行,工段突然出现塌方。在4米多深沟底作业的赵景山,听到地面施工人员“快躲开”的呼喊声,正要转身撤离时,忽然发现班长王刚还没来得及躲开,他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前去,猛地用力把班长推开。班长脱险得救了,而赵景山却被泥土重重地压在沟底,英勇牺牲。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舍己救人的壮丽凯歌。
为表彰英雄事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十六集团军政治部批准赵景山为革命烈士,步兵某师党委决定为其追记二等功。赵景山牺牲的地点长春市扶余路改为“景山路”,长春市宽城区委、区政府和东平县委、县政府分别召开赵景山烈士追悼大会,并做出了“开展向赵景山烈士学习活动的决定”。
梁吉水(1973.2——1993.10)男,汉族,梯门镇东柿子园村人,1992年12月应征入伍,在步兵某团服役。1993年10月牺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集团军政治部批准为烈士。梁吉水上学时勤奋好学,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8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多次被评为模范团员。入伍后,他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新兵训练考核时,轻武器练习实弹射击取得49环;曾被连队评为遵纪标兵和优秀瞄准标兵,荣立三等功一次。1993年10月28日,在参加济南军区组织的“931”战役演习向战区开进途中,炮车不慎偏离公路,司机被撞昏,他和另外两名战友立即跳下车,抢救司机,保护装备。由于事发突然,他被后面的炮车挤成重伤,造成内脏破裂,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王成运(1953.11-1994.12)男,汉族,新湖镇香铺村人。1973年高中毕业,1974年12月入伍,在福建省连江县步兵817部队服役,任某旅装备技术部军械科科长,197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牺牲,1995年被817部队追认为烈士。在校读书期间,他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曾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6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多次被评为模范团员。1974年12月,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踊跃报名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入伍后,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积极、负责,很快由一名战士提升为干部。1994年担任了海防某旅装备技术部军械供应科科长。他管理武器弹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常受首长表扬。1994年12月29日,王成运带领解放牌汽车到三营收缴弹药,在返回途中,因汽车发生故障,翻进路边山沟,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程玉强(1972-2005)男,汉族,肥城市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92年12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调入东平县公安局工作。2005年9月3日,在追捕逃逸盗窃犯时,与歹徒英勇搏斗身受重伤,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于15日零时10分壮烈牺牲。2005年10月18日,东平县委追授程玉强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8月17日,民政部追授为“革命烈士”;2006年9月4日,山东省公安厅追记“个人一等功”。
赵家澳,男,1999年12月生,汉族,东平人,天津港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辅警。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在事故处置中,他奋不顾身,英勇抢险,为抢救国家财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光荣牺牲。
陈宪德,男,1999年2月生,汉族,东平人,天津港公安局跃进路派出所保安员。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在事故处置中,他奋不顾身,英勇抢险,为抢救国家财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光荣牺牲。
曹务成(1980.11——2015.8)男,汉族,中共党员,梯门镇汤庄村人。1998年12月1日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71901部队1分队服役,后任参谋,2015年8月16日在北京阅兵飞行训练中牺牲
2.jpg
赞赏是对作者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astpost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删帖与申诉|手机版|帮助中心|联系我们|简洁浏览|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东平生活网   联系电话:0538-2820087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66684567@qq.com 举报电话:0538-2820085

泰安大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东平生活网|泰安房产网|东平房产网|东平人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00499 |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02号

Copyright © 2009 - 2022 www.dongping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鲁ICP备1202614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