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94|回复: 0

[山东之声] 青岛去年331天空气优良 今年重点防治灰霾天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1-1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市尽管曾经出现过灰霾天气,但去年空气质量总体来说不错。记者昨天从市环保局获悉,去年青岛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1天,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6%,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11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连续11年稳定达标。空气好了,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城市形象也为之大大提升。
  ■措施·降尘 146起扬尘污染被叫停
  在空气污染中,建筑工地和道路的扬尘污染占有一定的比重。市环保局宣教中心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去年我市加强了对扬尘污染的管控,确保了空气质量达标。“在项目审批中,凡是有堆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一概要求采取密闭措施,实施密闭作业,要求其厂区道路硬化,运输易产生扬尘物料进出通道建设车身和车轮冲洗设施。”这位负责人表示,去年全市建设、城管、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累计开展控制扬尘污染检查460次,查处扬尘管理不规范行为146起,查处渣土运输车辆撒漏等违法行为695起。
  市南区实行作业区划片包干,安排12辆洒水车采取轮流分区的方式对33条道路、128.7万平方米路面洒水作业。崂山、城阳、即墨等区市也采取措施洒水降尘。
  ■措施·减排 603辆黑烟车被查处
  我市组织开展以 “全民共同参与、呼吸清新空气”为主题的机动车冒黑烟有奖举报年活动,截至目前,共受理机动车污染投诉举报1433件。其中,普通举报308件,有奖举报1125件,依法查处冒黑烟机动车603辆,有奖举报兑现奖金2.585万元。
  另外,我市还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控制,淘汰黑烟车。目前,全市已建成14家汽车尾气环保检测站、48条工况法检测线,共有63.3万辆汽车参加了环保检验,参检率达到80%。共有73万辆汽车取得了环保标志,其中绿标车66万辆,黄标车7万辆。
  少排二氧化硫8500吨
  2010年我市实施了37个年度重点减排工程,淘汰停用41台小燃煤锅炉和3台老旧发电机组,对23家火电企业和36家重点燃煤单位的脱硫设施分别实施烟道挡板铅封和加装自动监控系统。2010年全年实现减排二氧化硫8500吨。20家企业实施了除尘设备改造等工程。市环保局制发了《2010年冬季控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和脱硫除尘设施监管,确保大气稳定达标排放。全市目前组织了5次集中检查,检查燃煤锅炉脱硫除尘设施126台次,采集煤样70家次,查处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违法行为11家次。
  ■措施·限制 污染大气想贷款都难
  去年我市将各区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纳入区市环保目标绩效考核。按月度季度将七区可吸入颗粒物改善度和五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向市级领导机关和各区市政府通报。
  对3家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拒不改正或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单位,向金融监管部门通报,作为金融部门发放信贷的参考;对出具通过环保核查意见的拟上市或再融资的企业,严格审核。
  对于符合环保专项资金支持条件且项目实施后可以取得良好绩效的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在安排环保专项资金时优先给予支持。安排预算资金2139万元,重点支持扬尘污染治理、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油气回收等大气污染防治类项目。
  ■防治重点 建监测站研究灰霾天气
  近年来我市灰霾天气的发生频率有所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灰霾天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目前他们计划建一个灰霾天气监测站,检测各种空气数据,获悉灰霾天在我市形成的成因和数据,为今后治理灰霾天提供技术依据。目前,环保部门正在对建站展开前期选址,初步选在崂山区环保分局周边。对于选址的原因,有关人员表示,崂山区是最主要的居住区,而且工业项目相对较少,可以更好地分析灰霾天的成因。
  ■防治举措 公安环保联手严查黑烟车
  从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水平看,目前青岛市达到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 (国Ⅲ)及以上标准的汽车有37.2万辆,达到国家第二阶段排放标准(国Ⅱ)的汽车有19.2万辆,达到国家第一阶段排放标准(国Ⅰ)的汽车有26.3万辆,低于国家第一阶段排放标准的汽车有10.9万辆。
  据了解,我市今年将开展2011年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大行动,旨在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方式,动员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积极投入到汽车尾气污染防治行动中,采取淘汰黄标车、强化执法、燃油升级等多项措施,遏制青岛市汽车尾气污染加重的趋势,推动全市节能减排,改善我市的空气质量。
  公安、环保等部门将联合开展旅游旺季旅游车辆专项检查行动、冬季控制机动车污染专项检查行动,查处无环保标志车辆和冒黑烟车辆等。 (王磊江 江丰登)
赞赏是对作者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astpost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删帖与申诉|手机版|帮助中心|联系我们|简洁浏览|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东平生活网   联系电话:0538-2820087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66684567@qq.com 举报电话:0538-2820085

泰安大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东平生活网|泰安房产网|东平房产网|东平人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00499 |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02号

Copyright © 2009 - 2022 www.dongping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鲁ICP备1202614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